12月8日,建陽區文體旅局調研組一行到崇雒鄉后畬村,對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“采茶舞”進行搶救性保護民間文化研究成果項目調研。調研組一行以口述記錄、聲像錄制等形式,向采茶舞非遺傳承人了解采茶舞的歷史、表演形式及發展現狀。

“采茶舞” 表演 連晨 攝
后畬村采茶舞始于明朝末年,因后畬村盛產茶葉,種茶、采茶、茶葉交易等臾然成風,人們為歌頌茶葉豐收和勞動場面,經驗編成順口溜,后成為采茶歌在節日中演唱,逐步形成歌舞。采茶舞表演由17人組成,領舞兩人,從一月唱至十二月,表現全年的茶葉管理耕作、采茶情形。舞蹈音樂以浙江越劇、黃梅戲、嗩吶、現代民族等唱腔為主,情節豐富,人物生動,深受當地人們喜愛,曾多次受邀參加省、區、市多地進行演出。
“一曲采茶舞,唱出百年歲月。老一輩口口相傳的采茶舞,耳熟能詳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似乎被漸漸遺忘,傳承這門藝術,已迫在眉睫。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,我相信采茶舞一定會在新時代歷久彌新、煥發生機!辈刹栉柚匾獋鞒腥、后畬村村委龔長寶說。
目前,崇雒鄉已通過查閱歷史資料、采訪非遺傳承人、視頻圖片記錄等方式對采茶舞進行搶修性保護,下階段將積極對接上級相關部門,對采茶舞的編排及表演進行提升,讓非遺文化在保護和傳承中煥發出了新活力。(連晨)